越來越少的公司推出參數不錯、屏幕對角線達到 6 英寸的設備。于是,微型旗艦華碩Zenfone 10被“鏟子” Zenfone 11 Ultra取代。這家庫比蒂諾 IT 巨頭早在 2022 年就放棄了迷你 iPhone。我們告訴您是什么導致了這一趨勢。
大手機如何占領市場
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,關于理想對角線的想法逐漸發生了變化。如果說早些年 3.5-4 英寸被認為是標準,那么早在 2010 年代初,電子產品就迅速超出了這個范圍。第一代三星 Galaxy Note (2011) 被認為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顯示屏的潮流引領者。然而,大眾觀眾并沒有立即意識到新外形的優勢——5.3 英寸顯得巨大。因此,廠商在每年加大主力旗艦尺寸的同時,也推出了小尺寸改款。例如,與 Galaxy S3(4.8 英寸)一起推出的還有 S3 mini(4 英寸)。
后來,許多品牌開始在其產品系列中包含至少兩種型號:基本型(小型)和改進型(加大尺寸)。由于頂級版本通常提供更好的功能并且更積極地進行廣告宣傳,因此受歡迎程度轉向了對它有利的方向。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,查看內容的便利性和大容量電池已經變得比便攜性更重要。此外,通過減少屏幕框架和機殼厚度,對角線的增長卻將舒適度的損失降到最低。
需求穩定但不足
盡管有這些因素,仍然有愛好者喜歡緊湊型手機。在這樣的圈子里,像華碩ZenFone 9/10和iPhone mini這樣的機型是被認可的。然而,良好的評論并不總是保證高銷量。一個引人注目的例子:iPhone 12 mini(2020)的銷量比蘋果預期的要差得多,僅占 12 線銷量的 5%。iPhone 13 mini 變得更加不受歡迎,第二年它被 iPhone 14 Plus 取代。
至于華碩,情況則撲朔迷離。ZenFone 11 Ultra(6.78英寸)發布后,該公司既沒有否認也沒有證實未來將發布小尺寸ZenFone 11的傳言。但考慮到當前的現實,可以合理地假設制造商依賴于相當大的模型。如果真是這樣,我們可能就失去了最后一個生產配備尖端硬件的迷你旗艦的品牌。這并不是說這樣的設備已經消失了:像Soyes S23 Pro這樣的廉價設備仍在銷售。但廉價的解決方案往往缺乏質量。